另外,轉移性大腸直腸癌若轉移的病灶範圍不大,能將轉移病灶切除乾淨,有很好的5年存活率。以最常見的肝轉移病患為例,國外大規模研究發現,針對肝轉移,且能手術切除的野生型大腸直腸癌病患,在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併用化療後,存活期更有機會可延長至超過5年以上。

治療策略:2次標靶接力使用

事實上,「換化療不換標靶」治療方法,能夠延長患者存活期,第2線持續使用相同的血管新生抑制標靶藥物,可降低3成惡化風險、2成死亡風險,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延長近6個月;且可提供醫師、患者另1項治療新機會。不過健保尚未給付,患者需自費,患者可多與醫師討論,選擇適合的藥物。

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、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陳鴻華指出,民眾常認為,只有生活飲食習慣不佳、嗜吃肉類者,才有機會得腸癌,但事實上「人人有機會,個個沒把握」,如林老師,茹素20年,以為吃菜不吃肉就沒事,但大腸直腸癌還是偏偏找上她。除了生活飲食習要注意,腸癌發生的原因還包括基因突變、環境及遺傳等因素。唯有定期篩檢,透過早期發現、治療,才能降低腸癌威脅。

【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/台北報導】腸癌只找嗜肉族嗎?吃素不會得腸癌?居住高雄的1名60歲林姓婦女,長期吃素超過20年,大約1年半前,經檢查發現竟罹患晚期大腸直腸癌第4期,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。後經醫師利用標靶合併化療,待腫瘤縮小後,再切除轉移病灶,債務協商且持續使用標靶化療,已大幅提高存活機會。(影音/攝影記者張世傑)

陳鴻華醫師(左)、魏柏立醫師(右)共同呼籲:癌症晚期不等於末期。(攝影/記者張世傑)



※更多精彩報導,詳見《華人負債整合健康網》。

晚期不等於末期標靶加入拼生存

房屋貸款大腸直腸癌不只是國人10大癌症榜首,台灣發生率甚至是全世界排名第1。

而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若先以血管新生抑制劑治療,當治療失敗時,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也有給付作為第3線用藥;但如果先用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卻治療無效,因為血管新生抑制劑並無給付於第3線用藥,接下來就得自費。目前健保針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1線標靶藥物治療,僅給付使用24週,但健保療程完畢不代表治癒,建議即使病情穩定仍應繼續使用標靶,爭取較佳存活機會。

換化療不換標靶延長患者存活期

北醫附院大腸直腸外科魏柏立強調,目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治療在第1、第3線,皆有健保給付標靶藥物,第1線治療有2種健保標靶藥物可以選擇,包括血管新生抑制劑、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。第3線健保則僅給付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,而2種藥物都能帶來很好的治療效果,但如果用對順序,則有機會可以使用到2次健保標靶,降低負擔。

健保給付加上全線標靶新式治療策略,有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的黃金雙盾。

腸癌只找嗜肉族?茹素20年轉移性腸癌上身

【醫師小叮嚀】:

大腸直腸癌不只是國人十大癌症榜首,台灣發生率甚至是全世界排名第一。而健保給付加上全線標靶新式治療策略,有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的黃金雙盾,更能勇敢地面對病魔。提醒患者切勿聽信偏方,或因害怕副作用而拒絕治療,也不要輕易放棄求生意志。因為「晚期並不等於末期」,只要患者信任醫師,安債務協商心接受治療,相信都有機會延命,甚至晚期也仍有治癒機會。

更多健康新聞:

轉移性腸癌新契機!放射栓塞+化療

拒當房屋貸款腸癌化療逃兵選口服健保有給付

內容來自YAHOO新聞

事實上,腸癌晚期不等於末期。目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治療,已從單純化療、新增多線標靶,以及化療合併治療策略,患者平均存活期已從原本不到6個月,提升到30個月。而可利用標靶藥物包括:血管新生抑制劑(基因變異型及野生型皆可使用)、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(僅野生型患者可使用),兩者效果相當,都有助於延長存活。
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腸癌只找嗜肉族-茹素20年轉移性腸癌上身-111606388.html

913C636E9888EEA7
arrow
arrow

    a28om60u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